南京市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
( 通 知 )
[2021]51号
关于组织参加2021年南京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中专校、特殊学校:
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二十二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和市教育局《关于举办2021年南京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暨第四届南京市中小学数字艺术作品大赛的通知》(宁教办函〔2021〕38号)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组织参加2021年南京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暨第四届南京市中小学数字艺术作品大赛(以下简称2021年南京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全区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在校学生。
参照全国、江苏省活动的项目设置和要求,设小学组(含特教)、初中组(含特教)、高中组(含特教、中职)。
二、项目设置、相关要求
本届活动内容具体分为:
数字创作、程序设计、人工智能等项目(详见附件1)
三、作品要求、评比指标
1.作品要求
作品形态界定、作品制作、作品资格审定、评比指标等参照《第二十二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指南》(以下简称全国活动指南)。特殊教育学校组为江苏省和我市增设的比赛组别,参照全国活动的相关要求。
活动的有关具体要求详见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网站。
2.参赛数量
每名学生可同时参加全国赛项和市级赛项,全国赛项限报1件,市级赛项限报1件。人工智能现场赛不论全国赛项或市级赛项限报一项。每赛项(数字乐队演奏项目除外)限报1名指导教师(中小学生应独立设计并创作作品,指导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制作)。参赛作品中不能以链接网站或其他网页的内容作为作品的内容。
3.其他要求
今年全国赛项有主题的变化要求,作品形态界定及有关要求,详见全国活动指南;市级赛项作品形式及相关要求详见《市级赛项作品形式及相关要求》(附件1)。
四、报送要求
(一)时间要求
2021年的作品报送和评比工作将依托“南京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进行,平台网址:http://dnzz.jsnje.cn,作品上报时间为2021年3月5日至3月28日。
(二)作品数量
全国、市级具体赛项分类请看附件1;
小学各校可报送5-10件作品;
初中、高中各校可报送3-6件作品;
职中、特殊学校可报送5-8件作品;
请各校确保作品质量,注意作品种类的均衡,并严格把关,组织评选后统一报送。
人工智能现场赛项目及市级赛项暂不做数量限制
(三)报送作品及材料要求
参评作品及相关表格等材料采取网络上传的方式进行报送(操作办法详见附件2)。作品信息是开展评比工作的基础数据,请根据要求认真填写,务必做到准确、完整、不漏项。
五、评比办法
1.技术测试环节
本环节包括参评资格审定、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工作,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提交专家评审。
2.专家评审环节
专家评委等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按照作品评比指标进行评审。
3.现场活动环节
部分项目安排现场复赛。通过专家初审环节入围作品的作者参加现场复赛,现场复赛方式有现场挑战、现场答辩等。具体入围名单、现场复赛面试时间和要求另行通知,请关注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以下简称市电教馆)网站,并保持联系手机畅通。
(1)现场挑战:参赛选手根据现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操作完成任务。
(2)现场答辩:通过技术测试的作者,现场演示并介绍作品,回答专家提问。
4.综合评定环节
主办方将综合审定评比结果,确定作品获奖等级,并确定推荐参加省级活动。
六、作品参评资格审定
有下列情形的作品,取消参评及获奖资格,情节恶劣的将通报相关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具体是:
1.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
2.明显抄袭套用他人的作品;
3.已正式出版的作品、已在媒体上发布过的作品、已参加其他全国性比赛(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的作品;
4.不符合作品形态界定相关要求的作品;
5.含有电脑病毒的作品。
七、其他
为更好的组织和交流,请各位指导教师,加QQ群 422323212(高淳区电脑制作活动)。
未尽事宜,请与区教师发展中心电教处联系,联系人:汪晓勇,联系电话:025-57318170。
附件:
1.市级赛项作品形式及相关要求
2.2021南京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作品报送操作说明
南京市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3月8日
51关于组织参加2021年南京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doc